01. 吃什么,分類簡單是社會實踐的基礎。現在很多人都是按照碳水化合物,蛋白質,脂肪,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分類,很專業,這樣的分類是科學的基礎,也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么吃飯,去哪裏吃東西。
但在應用層面,這樣的分類太複雜,可操作性太低,每餐認知太複雜,很容易放棄。我的實踐過程中,按照以下的分類,從而實現由同種數量平衡,可操作性高得多:
a.主食:
米飯,可以是米飯,粽子,飯團。許多不同類型和來源,都是從營養表有很大不同,我選擇忽略。
面條:面條,饅頭,包子,餃子,糕點。
土豆:土豆,紅薯,山藥,芋頭。
雜豆:除了一些黃豆,黑豆,青豆以外的豆類。
特殊:蓮藕,南瓜。
b.蔬菜
深色蔬菜:深色蔬菜應占到一半以上的蔬菜
深綠色:菠菜,芹菜葉,油菜,菠菜,生菜,韭菜,西蘭花,茼蒿,蘿卜,薺菜,豆瓣菜,冬寒菜
紅:西紅柿,胡蘿卜,紅辣椒
橙色/紫色:海什,紫色卷心菜
其他國家蔬菜:(反正工資不漲肉的,不是一個深色的菜)
c. 肉:
禽畜:雞鴨鵝,豬牛羊
水產:魚蝦蟹貝
d. 其他:
水果:高糖水果,其他水果。
蛋
奶:保質期七天的那種我們沒有通過添加的鮮奶.
豆:大豆,豆腐
堅果:最好原味的
油:炒菜的油
02. 通過分量的多少來知道吃多少比較容易。
中國特色美食,博大精深,不同區域的飲食文化方面也有一個很大的不同。如何計算我們攝入的營養量是很難的。如果企業降低學生一些精准度,用份數去輔助設計計算攝入數量,可以通過減少社會認知難度,操作性大大提高。(參考“中國居民膳食指南”中國營養學會編)
以我為例(參考170cm,65KG的輕體力),每天的份數增加攝入量:
a.主食5份:
50g大米=110g米飯/份(一平小碗米飯=250g)
50g面粉=80g饅頭/份(一個普通饅頭=200g)
其他煮熟後,不會成為較大的配料,後來轉用長效胰島素混合腸泌素針劑後,平均糖化血紅素由9%降至6.8%,血糖指數成功達標。160克/(土豆/玉米/藕/南瓜)
蔬菜5份:每份100g(淺碗的熟蔬菜大約100g)。
c.肉1.5份:
1個棕櫚貧50G /份
1小掌五花肉,每份25克
150克/份 = 1節帶魚約1掌大 = 5只普通對蝦
d.輔助:
水果2.5份:每份100g(一個蘋果可食用部分=200g)
蛋1份,50g/份(一個全雞蛋)
奶1份,300ml/份(200ml液態奶=20-25g奶酪=20-30g奶粉)
堅果1,10克/(10克種子=20顆蓮子,25克栗子,基本上是牙齒的數量)
1份油,25毫升/份(如果烹調食物,則基本上不補充單獨的)
03. 為自己和家人找到正確的飲食方式,在正確的時間吃適量的食物
一般的分配方案有:
繁忙型:一日三餐(40%早餐,40%午餐,20%晚餐)
常規型:一日四餐(30%早餐,40%午餐,10%下午點心,20%晚餐)
早起型:一日五餐(30%早餐,10%點心,40%午餐,10%下午點心,20%晚餐)
我采用的方案設計就是通過常規一日四餐:
30%早餐:牛奶,一個煮雞蛋,蔬菜和主食玻璃+
午餐40%:蔬菜+主食+1份肉
點心10%:一份中國水果和堅果
晚餐20%:蔬菜+主食+肉
相關文章:
媽媽進行確診糖尿病後,我給她弄了一份研究糖尿病健康食譜糖尿病必須吃藥嗎? ...